本週,金俊秀(25)是音樂劇界的頭條話題人物。上個月29日韓國
音樂劇大賞上,他獲頒男主角獎。在踏入音樂劇兩年半的此刻,躍上
最佳演員之位。
今年上半年,金俊秀接下《伊莉莎白》死神一角,展現了強烈的演技。
頒獎典禮上他也不禁紅了眼眶。然而死神在這部作品中的出場比例較
少,他的獲獎也理所當然地引起爭議。
他的演出費金額則是更大的話題。當日某家新聞刊載了「金俊秀出演
《伊莉莎白》,一場場6000萬韓圜,共計領取了19億2000萬韓圜」
的報導。為此製作方出面反駁,「每場公演製作成本為8000萬韓圜。
怎麼可能會有單位演員就拿了75%的事呢?」,並向言論仲裁委員提
出告訴。目前該篇新聞已從網路頁面上刪除。
雖然文章已刪除,但人們的好奇心並不會因此消失。他實際上到底領
了多少呢?
金俊秀是韓國音樂劇界裡,首位採票房分紅制(running guarantee,
演出費依票房銷售程度調整)的演員。舉例來說,基本演出費為800萬
韓圜的合約,若售票比例未達90%,就只能領取這個金額的演出費。
但票房銷售若超過90%,則之後的票房銷售額將全額歸金俊秀所有。售
票比例90%,說起來好像很簡單,實際上這是極為賣座的公演才達得到
的比例。以製作方的立場來說,沒有拒絕這種條件的理由。一看實際開
賣結果,票房票房100%售罄。歸於金俊秀的比例當然大幅超出前述的數字。
依著這個計算方法,金俊秀從首次演出一場領取2000萬韓圜,之後稍
稍調高比例,現在一場則超過3000萬韓圜。但是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
「金俊秀演出=100%售罄」的現象成為理所當然的事。票房分紅制的概
念消失,實際上,「金俊秀演出費3000萬韓圜」就成為市場上的通則。
雖然只有6000萬韓圜的一半,一場3000萬韓圜也不是一筆小數目。對此
露出苦笑的人也不少。即使如此,批評「票價因為金俊秀的高額演出費而
變貴」的說法是毫無道理的。在金俊秀尚未以音樂劇出道之前,大型音樂
劇的票價便已大幅超越10萬韓圜,而現在即使是金俊秀未參與演出的普通
音樂劇,也有超過10萬韓圜的例子。
雖然如此,還是有不滿的聲音傳出。「音樂劇是由演員、工作人員等許多
人共同合作而成的,如果其中一人領取高額酬勞,剩下的還能做什麼啊,
這不公平!」這句話聽起來很合理。但同一部作品,有金俊秀演出的場次
十分鐘內售罄,而其他場的已售票數卻連100張都不到,這該怎麼解釋呢?
演出會場裡難得見到的日本人,在金俊秀有登場的日子裡卻多達400人,這
又怎麼說呢?這,就是金俊秀的價值。「我們一場開4000萬韓圜,請務必
參與演出」,現在還有許多作者這樣排隊要求。這些人難道是笨蛋嗎?只要撥
個幾下算盤,就可以知道這絕對不會是門虧本生意。
見不得別人好乃人之常情。但不敢直接毀謗當事人,卻將攻擊的話語包裝
成正義反而更令人感到困擾。造成金俊秀高額演出費的是韓國社會過度的
羊群效應,這是以明星演員作為演出中心的公演文化開始後,所出現的現
象。所謂健全的社會,會給予失敗者重來一次的機會,相對地,當社會能
夠給予公平競爭的勝利者掌聲時,這個社會才算真正的健全。高額酬勞既不
是金俊秀的錯,也不是製作方的錯。還是我們應該要怪罪那些把觀眾席擠的
水泄不通的觀眾們呢?
翻譯:PTT-JYJ @啾
新聞來源: http://ppt.cc/mCQV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真的是非常有趣並且值得玩味的一篇報導呢^^